《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
开课学院: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制作人:翁培兰
课程名称 |
全科医学概论 |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
临床医学 |
课程类型 |
专业课 |
开课年级 |
四年级 |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课程总学时 |
24 |
一、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全科医学概论》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科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合,将个体照顾与群体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是在西方国家通科医生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了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医生从事基层医疗保健第一线服务的知识技能体系。《全科医学概论》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包括概述、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和妇幼与老年保健中的全科医学服务等。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全科医学理念
2.对应章节:第一章 全科医学概论概述 / 第二节 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和全科医疗
3.课程讲次:1
三、案例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则,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
四、案例主要内容
新型医生的特点:高素质的医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有耐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同时又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五、案例教学设计
1. 案例导入
和同学们探讨在新的生物医学模式下,全科医生不仅要提高诊疗技术,还要做好健康监护人、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守门人、团队管理与教育者等各种角色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问题探讨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在思政案例前后(提问)学生对全科医生看法的变化,来评估本思政案例目标达成情况。
2. 教学问题总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由于学生对全科医学缺乏基本的了解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要在短时间内以案例内容,以期使学生认识到全科医生和以往的通科医生不同。
《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
开课学院: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制作人:翁培兰
课程名称 |
《全科医学概论》 |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
临床医学 |
课程类型 |
专业课 |
开课年级 |
四年级 |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课程总学时 |
24 |
一、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全科医学概论》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科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医疗、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有机结合,将个体照顾与群体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是在西方国家通科医生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了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医生从事基层医疗保健第一线服务的知识技能体系。《全科医学概论》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包括概述、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科医学处理和妇幼与老年保健中的全科医学服务等。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2.对应章节:第2章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人文精神 / 第二节 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
3.课程讲次:3
三、案例教学目标
医学人文素养是人文素质的一个分支,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力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关怀和尊重,通过本案例,培养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重视对真善美的自觉认知和永恒追求,医生的语言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
四、案例主要内容
裘法祖早年在德国从医,曾为一名妇女行阑尾手术。术后没几天,妇女突然去世,经解剖发现死因是感染所致,与手术无关。但当时,裘法祖的老师看着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她可是4个孩子的妈妈!”60多年后,裘法祖在《六十五年外科生涯的感悟》中写道:“60多年前老师的这一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始终在教育我,并影响我在60多年外科工作生涯中的作风和态度。”
有一次,一位老妇人来门诊就诊,说她肚子不适好久了。我询问了病史,再让她躺下,又仔细按摸检查她的腹部。检查后她紧紧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说: “你真是一位好医生。我去了六七家医院,从来没有一个医生按摸检查过我的肚子。你是第一个为我做检查的医生”。
这几句话给我的印象极深。我想,像这样一项每一个医生都应该做的简单的常规检查,竟会对病人产生这样巨大的安慰。这说明我们很多医生没有去想:病人在想什么?还有一次,一位儿科老医生患了十二指肠溃疡,来找我会诊。我看到 X 线片上十二指肠球部有一龛影,诊断已经很明确,就不再给他作腹部检查。这位老医生回去后说:“我很失望,裘医生虽然说了治疗意见,但没有摸一下我的肚子“。这又使我想到,一个医生有了病会有这种想法,那么,一个普通病人有这种想法就更能理解了。
五、案例教学设计
1. 案例导入
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和社会属性,造成技术至善主义,医生相信技术决定一切,花大量时间区钻研技术,熟悉仪器设备,却极少有时间去考虑与病人进行思想感情沟通
2.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问题探讨
六、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理解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解释疾病中的重要性,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不仅包括对疾病的生理解释,还要包括病人(心理因素)、所处的环境(自然和社会因素)以及医疗保健体系。
2. 教学问题总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导入人文情怀的案例,尽量用现时代的,自然、不留说教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