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案例库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务工作 > 课程思政案例库 > 正文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酶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量:

《课程名称》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开课学院: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制作人:邓艺雯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临床医学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开课年级

2023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

56

 

一、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生命活动的化学原理,以阐明生命的本质。它以化学、生物学、遗传学、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为基础,同时又为药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和其他临床课程打下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生物化学课程主要包括二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等。第二部分生物大分子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变化,主要包括生物氧化、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的酶促降解与氨基酸代谢、核酸的酶促降解与核苷酸代谢等。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神药伊马替尼治疗血癌——酶的竞争性抑制

 2.对应章节:第二章酶与酶促反应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

3.课程讲次:第一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竞争性抑制剂的应用。

2.能力目标:结合前沿研究方向,探讨酶对人类疾病防治及药物研究的技术与前景。

3.思政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了解医疗体制改革。

四、案例主要内容

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主人公程勇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中国代理商,为慢粒白血病患者提供平价药物。反映了中国医药领域的问题,展现了普通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五、案例教学设计

1.导入环节:通过电影《我不是药神》导入神药伊马替尼,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激发他们对伊马替尼抗血癌机制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环节:系统介绍酶的活性中心,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概念,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竞争性抑制剂的应用,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机制,伊马替尼抗血癌机理。

3.思政元素引入环节:从《我不是药神》中的神药伊马替尼,反映了中国医药领域的问题。通过讲述“天价”抗癌药,引导学生了解医疗改革进程。

4.互动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理解以及竞争性抑制剂的应用。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总结。

5.总结提升环节:对本次案例进行总结,强调酶对人类疾病防治及药物研究的前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团队协作和交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良好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中,因为新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引入,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为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由于课时所限,无论是对于思政内容的讲解,还是视频的展示,都是以授课教师为主,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组织讨论。正对这些问题需要重新梳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教法、学生学情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进行系统化、再造性的设计和实践,以期实现课程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